夏厚军,博士,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获得动物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4年在昆明动物所肿瘤生物学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2014年至2021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外科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入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曾荣获2016年美国免疫学年会摘要奖和2019年Moses Gunn会议最佳墙报奖。迄今为止累计发表论文32篇,引用超过2700多次,H指数为19(Google Scholar)。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Immunology, Nature Reviews Cancer, 和JCI insights等SCI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5篇,在利用动物模型探索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和自噬调控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当前研究领域包括:(1)免疫和肿瘤细胞侧自噬对肿瘤免疫的调控效应;(2)腹腔常驻巨噬细胞在促进肿瘤腹腔转移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3)表观遗传修饰调控肿瘤免疫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Lab Features
本实验室将利用前沿的实验性技术:包括常规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条件性自噬基因敲除的转基因小鼠,大规模的基因转录组学和蛋白表达组学相关的生信数据分析。同时,实验室还将筛选特异靶向自噬的药物,应用于协同现有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治疗。
Lab Achievements
1、肿瘤代谢产物乳酸通过下调幼稚T细胞自噬诱导T细胞凋亡;2、腹腔常驻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转移依赖线粒体自噬生存。
Lab Training
现有科研助理1名,硕士研究生3名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体内的分解代谢途径,用以清除受损的细胞器或错误生成的蛋白,并释放代谢产物供细胞循环使用。研究表明自噬促进了肿瘤在化疗及放射疗法中的耐受和生存潜力。因此,靶向自噬联合不同的肿瘤治疗手段可以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由于自噬在免疫细胞的更新、分化和自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靶向自噬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生存,最终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自噬在肿瘤细胞中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却鲜有揭示自噬在免疫细胞中调控肿瘤免疫的报道。因此,本实验室围绕免疫细胞内自噬如何改变整体肿瘤免疫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肿瘤代谢产物乳酸通过下调幼稚T细胞自噬诱导T细胞凋亡

该成果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迄今已有71次引用。论文一经发表就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专访并发表了题为“How a poorly explored immune cell may impact cancer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的报道。该成果表明抑制肿瘤细胞乳酸代谢有助于提高T细胞在患者中的生存几率,因此靶向乳酸代谢可以进一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增强免疫治疗的效应。后续多篇着眼于肿瘤代谢调控抗肿瘤免疫的权威综述论文详细介绍了此项研究工作,并建议通过靶向肿瘤代谢产物来恢复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Cancer.Cell.33,547-562(2018)][Cell.Metab.27,757-785(2018)][Trends.Biochem.Sci.44,153-166(2019)][Nat.Rev.Immunol.19,324-335(2019)][Nat.Rev.Immunol.21,151-161(2021)]。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肿瘤逃逸的根源不仅仅只局限于肿瘤微环境中效应T细胞的丢失和耗竭,外周幼稚T细胞早已面临肿瘤代谢产物所带来的生存压力,继而损伤了潜在的效应T细胞数量和功能。通过联合靶向肿瘤代谢来改善幼稚T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的潜在效应,为免疫治疗耐受个体提供新的治疗策略,也为CAR-T治疗中获得更为健康的自体T细胞提供新的方案。


(二)腹腔常驻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转移依赖线粒体自噬生存

该成果的科学意义在于针对不同来源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我们需要特异性的进行剔除,这不仅能提高肿瘤治疗靶向的准确性,同时也能避免因系统性剔除巨噬细胞而导致的副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了解了自噬对于组织常驻巨噬细胞维持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为了解靶向自噬在免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该研究发表在《JCI Insight》杂志,已有49次引用。该成果曾在2019 年度密歇根大学医学院Moses Gunn会议中进行墙报宣传。